有人说,参军是为了实现梦想;也有人说,参军是为了磨砺意志;还有人说,参军是为了保卫祖国。无论原因怎样,选择参军入伍的新兵,都在最美好的年华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赤诚。短短数月,他们将完成从地方青年到合格军人的转变,让我们一起走进新兵,倾听他们参军入伍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新兵档案:陈楚帆
入伍前,他是走街窜巷记录生活的“记者”
他说:“我有两个梦想,其中之一就是参军报国”
走上训练场,呼声、喊声此起彼伏,正在进行队列训练的陈楚帆双眼目视前方,额头上布满豆大的汗珠,皮肤比刚入营时更为黝黑,已初具了军人的气质。
说起陈楚帆,班长李杰杰点了一个大大的赞:“他不仅性格开朗,经常参加各种活动,带动班级氛围,还有不错的文字功底,投送的新训心得受到大家一致认可。”记者了解到,原来他在入伍前,学习的是新闻传媒专业,不仅已从天津师范大学毕业,还在媒体实习期间获得“优秀实习生”的称号。
大学期间,他一放假就去单位实习,要么走街窜巷挖掘新闻,要么就在电台编辑稿件。量变产生质变,从最初稿件被弃用到最后能写出热点新闻,他也慢慢被同事和领导认可。工作来之不易,那又是什么让他仍旧选择参军入伍呢?“为了圆梦,我不想青春留下遗憾”,陈楚帆谈到,他从小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成为游泳运动员,一个就是参军入伍,工作可以再找,但当兵的机会非常难得。
“这孩子从小就有军人情结,每次看到电视上播放军旅片就非常激动。”陈楚帆的妈妈告诉记者,他参军入伍既圆了他自己的梦,也圆了家人的梦。
★新兵档案:袁开茂
入伍前,他是火场逆行勇斗火魔的消防员
他说:“接受淬炼,提高素质,我想不断超越自我”
动作标准、干净利落,这是袁开茂在训练中给人的第一感觉。他,有一张爱笑的脸庞,身板精干结实,年龄虽不大,却有着异于同龄人的人生经历。
“袁开茂来到军营后适应很快”,指导员张正谈到:“不管是训练、管理还是学习教育,他从来不叫苦叫累,似乎早就习惯了这一切”。习惯的背后,得益于他有非现役合同制消防员的经历,火场逆行勇斗火魔是他的常态。
“我参与过20余次灭火任务”,袁开茂讲到:“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油罐车侧翻,我们不断喷洒消防泡沫液,防止车辆突然爆炸,从凌晨4点持续到了第二天晚上8点”。任务的磨砺让他看起来比同龄人更为成熟,参军入伍也是他自己的选择。“我想接受新的挑战,不断成长进步”,他说:“父母听到我要报名参军的时候,非常支持,还鼓励我要不怕苦累、勇往直前”。
从非现役消防员到武警战士,变的是选择,不变的渴望成长进步、追求自我超越的初心。由于基础较好,来到部队后,他各项素质兼优,不仅主动帮助班里基础稍弱的战友,还当起了班长日常管理中的小助手。
作者:唐炜东、郭传武
WANGQITUIJIAN
往期推荐
转载请发送信息至本公众号,并注明出处
主 编:陈万金
责任编辑:向华瑞
编 辑:曹 洋
联系电话:023—67923246
投稿邮箱:3027140761@qq.com
我们有故事,您有关注吗?
记得长按“二维码”,留下您的手印。
重庆武警
微信号 : cqwjnews
武警重庆市总队发布
原标题:《我为什么当兵?新兵参军背后的故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