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代看金庸的武林绝学,分析神功绝学的排名及失传原因
一、《天龙八部》
1、《易筋经》与“六脉神剑”:慕容博对鸠摩智论武时将“六脉神剑”与《易筋经》并列当世绝技,乔峰在与段誉结拜时曾提到玄苦大师品评天下绝技时,也曾将“六脉神剑”与少林《易筋经》并列。如此可以认为“六脉神剑”与少林《易筋经》基本可以代表《天龙八部》的最高武林水准。
2、北冥神功:如果说有什么武功可能会比《易筋经》与《六脉神剑》,那就是逍遥派的北冥神功。北冥神功在书中就是一个BUG存在,使段誉这种完全不懂武功,武技为零的人也能达不到“震古烁今”的境界。但缺点是修炼者本身不能有内力,或者本身具有逍遥派内力才能修习,若是有别派内力必须忘光,这就使不少人不能修习。
3、降龙十八掌:扫地僧眼里的天下第一,后来新修版改为“降龙廿八掌”,书中描写是因萧峰及他义弟虚竹子删繁就简,取精用宏,改为降龙十八掌,掌力更厚。
4、参合指与斗转星移:姑苏慕容的两大绝技,参合指被被扫地僧称为不比六脉神剑差的绝技。斗转星移的厉害之处在于它能够将对手打来的武功内力和招数的力道和方位进行随意转移,反伤于对手或第三方。
5、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与小无相功:两大神功一个有近乎修真的特点,一个可以模仿别人的绝学,但对内力提升来说可能不如《易筋经》等,天山童姥有九十年功力,但依然有人认为她的武功不如四绝。
点评:天龙被评为金庸武学的第一个盛世,其绝顶武学之多,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二、《射雕英雄传》
失传神功:六脉神剑、北冥神功、参合指、斗转星移、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小无相功
新增神功
1、九阴真经: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内功基础,下卷为武功招式,毫无疑问是《射雕》中的第一武功。
2、九阴假经:欧阳锋凭借此绝技,夺取第二次华山论剑第一
3、先天功:王重阳凭借此绝技,夺取第一次华山论剑第一,不过从全真七子不会先天功可以看出,这门武功可以对修为要求极高。
4、降龙十八掌:洪七公当时的武艺是不如王重阳是肯定的,但洪七公心中多少有点不服,认为自己若是当年降龙十八掌完全炼成,说不定便能夺得“武功天下第一”的称号了。
当年在华山绝顶与王重阳、黄药师等人论剑之时,这套掌法尚未完全练成,但王重阳等言下对这掌法已极为称道。后来他常常叹息,只要早几年致力于此,那么“武功天下第一”的名号,或许不属于全真教主王重阳而属于他了
虽然在《射雕》中降龙十八掌常与一阳指并称,但降龙十八掌是绝对胜过一阳指,弹指神通等功夫,倚天中不少人都会一阳指与弹指神通,但是降龙十八掌却少有人学全。《倚天》中的史火龙学会了这十二掌就已经足够让人跻身武林一流高手行列,能与成昆连对一十二掌,将其打得吐血而走,可见其威力之强。
点评:《射雕》比《天龙》的武学有一定退步,六脉神剑、逍遥派与 姑苏慕容的武学都在射雕时期失传,以后再没出现。武林之中也多了《九阴真经》、《九阴假经》、《先天功》等绝技,其中的《九阴真经》在金庸武学经典中的地位,丝毫不输给《易筋经》与“六脉神剑”。
三、《神雕侠侣》
《射雕英雄传》中的武林绝学在《神雕侠侣》中基本都有流传下来,因此《神雕侠侣》中的武学比起《射雕英雄传》又有了很大提升,比多出了如下神功。
1、黯然销魂掌:是杨过创始掌法,总共一十七招,其名由来于“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必须要有黯然的心境才能发挥威力。”黄药师称此掌,【以力道的雄劲而论,当世唯小婿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可以比拟】,
2、龙象般若功:于西藏密宗里至高无上的护法神功,共分十三层,其外功掌力强悍凶劲。号称每练成一层龙象般若功就增一龙一象之力,练成十层后具有十龙十象的巨力。但最后还是败给杨过的黯然销魂掌。
3、玄铁剑法: 玄铁剑法“重剑无锋” 大巧不工刚柔并济,轻重刚柔随心所欲,远胜世上诸般最巧妙的剑招,剑魔独孤求败所使40岁前持之无敌于天下。
4、玉女心经加双剑合璧:玉女心经由林朝英创造,是古墓派至高绝学,也是天下最快的轻功,《玉女心经》的第七篇「玉女素心剑」的武功是双人剑法,一个使《玉女心经》,一个使全真功夫,相互应援,分进合击。小龙女学的双手互搏后,可以单人使用双剑合璧,一人击败金轮法王。
四、《倚天屠龙记》
金轮法王死后,其绝技龙象般若功失传。襄阳城破后,郭靖黄蓉战死,导致许多武学一时失传,但他们的武功却通过藏在倚天剑与屠龙刀中得以重出江湖。杨过与小龙女虽有后人,但考虑到黯然销魂掌必须要有黯然的心境才能发挥威力,在以后也未再提到过,估计也是失传了。玄铁剑被制作成了屠龙刀,与之对应的玄铁剑法自然也不存在了。
失传神功:黯然销魂掌、龙象般若功、先天功、玄铁剑法
新增神功:
1、九阳神功:《九阴真经》与《九阳神功》:在最初的连载本,曾提到九阳真经中的功夫偏重内功养气保命,九阴真经则偏重外用致胜克敌。从内功纯真言,是“九阳”较胜,说到招数的奇幻变化,则是“九阴”为优。而在新修本里,则称一名斗酒僧因为在嵩山斗酒胜了王重阳,得以借阅《九阴真经》。但这名斗酒僧看后,却觉得《九阴真经》只是一味推崇‘老子之学’,只重以柔克刚,以阴胜阳,尚不及阴阳互济之妙。所以他在《九阴真经》的基础上创作《九阳真经》。正所谓“天下内功不出九阳之藩.”。九阳神功练到最高境界和少林内功最高境界不分上下,而少林内功的最高水准是《易筋经》,因此可见,《九阴真经》与《九阳神功》可与天龙之中的最强武学《易筋经》《六脉神剑》并列。
2、乾坤大挪移:乾坤大挪移的最大特点就是将人的潜力发挥出来,张无忌练成了“九阳神功”之后,并不会用,有了“乾坤大挪移”,他武学上的境界便达到了顶尖的水平。“乾坤大挪移”还有个特点是“不论那一家那一派的武功都能取而为用”,这点类似天龙中的“小无相功”。而乾坤大挪移牵引敌势的作用也与天龙中的“斗转星移”类似。总体而言,乾坤大挪移类似天龙中“斗转星移”与“小无相功”的综合体,但又有所不同,缺点是对内力要求较高。
3、太极拳剑:这两门武功是张三丰武学成就最高的两门,乃是无招绝学,所谓“太极圆转,无使断绝;意在拳先,重意不重力。”这是一门借力使力类型的绝学,乃是注重驾驭对手力道变化而取胜的绝技,天下招式变化莫测,然而出手之中必然含有力道,太极拳剑就是专门用来驾驭对手力道的绝学。张三丰创造出太极拳剑后,自认其开创了武学的新体系,不输于达摩东传。
五、《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与先前的武林似乎不在同个体系,《笑傲》之前的神功,除去《易筋经》与太极拳剑,其余基本全部失传。
笑傲神功排名与对应的代表人物
1、葵花宝典:东方不败,
2、独孤九剑:风清扬,虽然金庸称独孤九剑胜过葵花宝典,但在大多数读者心中,风清扬不是东方不败的对手。
3、辟邪剑法:林远图,辟邪剑谱是林远图听华山派蔡二人背诵《葵花宝典》残篇中悟出的剑法,岳蔡二人所记的本已不多,经过这么一转述,不免又打了折扣。威力必然比不上《葵花宝典》
4、易筋经:方证大师,方证熟通易筋经与12门绝技,但是武功却明显不如东方不败,说明《易筋经》也比不上《葵花宝典》
5、吸星大法:任我行,吸星大法明显不如北冥神功,北冥神功会倒灌,吸星大法会反噬。北冥的倒灌指的是大海的浪潮倒入江河的溪流后,身体承受不了,用北冥去吸别人的内力,如果对方的功力超过你,极有可能造成身体承受不住,凶险之极。但吸星大法的反噬副作用更明显,虽然易筋经可以化解吸星大法的副作用。但吸星大法和易筋经(以及其他正统内功)的修炼体系是互斥的。所以很可能修炼易筋经后,就不能再用吸星大法了。
6、太极拳剑:冲虚道长,冲虚的武功明显不如以上几位,甚至有人认为他不如左冷禅、向问天。
总评年代更往后的几部小说与以上的小说的武学已经关联不大,前面提到的神功除去太极拳剑外,几乎全部失传。因此除去玄幻的《侠客行》,金庸武林在《笑傲》之后,便开始进入低武时代,再无可与五绝并称的高手,《笑傲江湖》可视为金庸武学的最后一个巅峰。
通过对比,可将金庸武学排名如下
第一档:《葵花宝典》《独孤九剑》,排名的依据便是修炼《葵花宝典》的东方不败的武功要高过熟通《易筋经》的方证,而金庸又声称独孤九剑胜过葵花宝典。
第二档:《九阴真经》《九阳神功》《易筋经》《六脉神剑》《辟邪剑法》《北冥神功》。《易筋经》与《六脉神剑》齐名,而九阳神功练到最高境界和少林内功最高境界不分上下。《辟邪剑法》的威力不如《葵花宝典》,因此排在第二档。
第三档:其余神功
天龙中的第一档绝学《易筋经》,在《笑傲》中只能排在第二档。方证熟通易筋经,却也想看《葵花宝典》。由此可见,除去金庸钦定的《独孤九剑》,《葵花宝典》才是金庸小说中的第一神功。